數碼身份共享平台有限公司行政總裁王勃Terry (右)與首席營運官陳岐Curtis。
數碼身份共享平台有限公司 企業一小步 環保一大步 為電子卡片賦予永續元素
商業營運經常消耗大量紙張,除了貿易買賣牽涉到產品目錄、宣傳刊物和計劃書等外,前線員工見客都會派發卡片。根據環境保護署一項調查推算,港人平均在辦公室每天用紙量近3,867萬張,如將耗紙量疊高計算,相等於近10.3棟IFC國際金融中心的高度(約415米),用紙量實在驚人。對於愈來愈多企業重視ESG理念,數碼身份共享平台有限公司行政總裁王勃Terry認為,簡單如節約紙張經已協助中小企踏出實踐ESG的重要舉措。「我們推出EiD,正是跳出電子卡片的概念,鼓勵減少對紙張的依賴。」首席營運官陳岐Curtis更表示,EiD能轉化成多用途應用場景,減低印刷過程所產生的碳足跡。該產品更為品牌榮獲「傑出綠色應用大獎—綠色科技產品(數碼應用)」,可謂實至名歸。
超級電子卡片的功能
在疫情爆發期間起家,由從事電訊業的Terry及印刷品業務的Curtis創立數碼身份共享平台(Electronic Identity Display, EiD),應用現今智能手機常見的NFC(近場通訊)非接觸式連接技術,開發EiD NFC互動電子卡片。Terry稱起初僅方便自己同事與客戶交換卡片,惟發現市場發展潛力,便聯同Curtis合力將服務商品化。「試問有幾多人會記得手上某張卡片,是在哪個場合萍水相逢而得來?」他認為不少企業員工雖擁有大量客戶卡片,卻沒法跟那些客戶有所聯繫,變相造成浪費。「我們的EiD電子卡片,只要讓客戶的手機輕鬆一拍,對方即可透過WhatsApp自動建立通訊,並同時留有雙方的聯絡資料,以便日後持續商務洽談。
起初EiD僅接入雙方WhatsApp,情況跟坊間其他電子卡片的功能相若,但Curtis表示EiD的應用場景超越其他電子卡片的功能。「現時EiD的接入點將會是持卡人的個人專屬的資料介面,容許用家自訂想擺放的聯繫方式,如連結不同社交平台帳號、電郵、公司或個人網頁,甚至新增相片集等,有助持卡人建構個性化的身份展示,塑造自己的商業形象。「這也符合我們『數碼身份共享平台』的字面意義。」
從卡片引申至銷售簡報拓展至活動企劃
Terry表示EiD互動式電子卡片的入手門檻較低,每張僅數百港元起,但後續應用層面龐大。他續說,「你可以在電子卡片上載公司的銷售簡報sales kit、宣傳刊物甚至客戶計劃書,變相節省見客前列印大量紙本文件的成本。」該產品自推出以來,已獲本港大型銀行、保險、電訊公司等採用。而去年起更將產品拓展至大型會議及商務活動,「主辦單位可為賓客提供此卡,除用於活動會場管理,如電子場刊、流程表、頒獎典禮詳情,甚至是將活動的紀念特集存放在卡片內,供來賓查閱。」他表示相關技術更可為企業提供互動智能展板,提供低成本的展覽用途。他又指,基於卡片的接入介面是模組塊建構,因此用戶能在後台輕鬆增減功能,「容許電子卡片於活動上使用,一定時限後便可改成個人用電子卡片。」他認為EiD的豐富應用場景,可為企業節省不同營運時期的紙張印刷之餘,還可以減少活動籌劃的人手安排,小數怕長計。
未來:可成為員工考勤或電子會藉
EiD漸受企業認同,Terry表示今年將有6至7個大型活動將應用該方案,保守估計每場活動可節省10萬港元印刷成本。而展望未來,他表示會探討更多應用可能性,「如作為電子會籍卡,持卡人享受企業與商戶合作提供的優惠;公司考勤的員工卡,甚至變成電子門卡等。」Curtis則直言產品兼容性強且無排他性,未來發展空間龐大。「今年我們的業務將推展至日本、新加坡和馬來西亞,目標EiD由C2C,發展至B2C,最後延伸至C2B,最終會成為通過metaverse虛擬身份的入口。」Terry期望。